南京警方会白忙一场?也谈“南医大奸杀案”中的追诉时效问题

“南医大奸杀案”侦破后,我第一时间写了一篇题为《28年前的南京杀人案告破,寻找正义需要什么样的力量》的短文。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到了该案的追诉时效问题。原文是:“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案件二十年后就超过了追诉时效。这是一种错误理解。超过追诉时效的前提是犯罪事实没有被发现,但类似这起南京杀人案,警方当年就已经立案侦查,是不存在追诉时效的……”。不料这段话,引发了不少同行关于该案追诉时效的争论。
有争...
“南医大奸杀案”侦破后,我第一时间写了一篇题为《28年前的南京杀人案告破,寻找正义需要什么样的力量》的短文。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到了该案的追诉时效问题。原文是:“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案件二十年后就超过了追诉时效。这是一种错误理解。超过追诉时效的前提是犯罪事实没有被发现,但类似这起南京杀人案,警方当年就已经立案侦查,是不存在追诉时效的……”。不料这段话,引发了不少同行关于该案追诉时效的争论。
有争...
又一起凶杀陈案被侦破!南京市公安局昨天深夜发布警情通报,宣告1992年发生在该市鼓楼区南京医学院的一起杀人案告破,犯罪嫌疑人麻某已被警方抓获。警方百余字的通报几乎没有透露任何具体的案情细节,但这并不妨碍这条消息在网络刷屏。
迅速跟进的媒体,披露了更多的内容。《现代快报》援引网友的说法,勾勒了这样的案情:“1992年初春的一个雨天,大四女生林某在校园内被奸杀,案件一直没破。林某死亡时尸体完整,头朝下被...
“可防可治”的说法,在疫情蔓延之后曾经消失了一段时间。但是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卫健委又有人开始重弹老调。一位郭姓专员强调:“新冠肺炎虽然是一个新发的传染性疾病,但是它可防可治”。
遗憾的是,这个发布会结束没几个小时,就传来了一个噩耗。武汉市武昌区医院院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染病,抢救无效去世。与此同时,昨天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透露,全国已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
2020年2月14日18:30,那原本是一个可以充满浪漫气息的温馨时刻。但是死神却无情地“劫走”了一个叫柳帆的人。她在这场疫情中救死扶伤,勇敢地与死神搏斗,却最终撒手人寰。那一天,她59岁,生前是武汉市武昌医院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室的一名护士。
柳帆是一个普通的护士,她有着基层得不能再基层的岗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第一个将她因公殉职的消息公诸于世的人,甚至把她的名字都写错了,以至于这条消息一度...
日前一段小视频在网上热传。画面中,一名刚刚从武汉汉江方舱医院治愈出院的姑娘,对着电视镜头说:“住进来之后住得还不想走了”。欣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段对话在网络上引发不少争议和猜测。我发了一条微博“治愈了就赶紧离开吧,床位还紧张着呢”,有人认为过于刻薄。其实,我针对的并不是这名姑娘。
试想,谁愿意住进方舱医院呢?刚进去的那一刻,哪个不是满怀恐惧并且希望早日出院呢?所以,真到了出院的那一刻,在...
有人不解:疫情当前,为何却火了一首唐诗。我的困惑刚好相反:什么?在病毒猖獗得令我们不敢出门的时候,竟然有人不仅给我们送来了防疫物资,还一并送来了来自远古的诗歌?生活不只有眼前的病毒和防疫物资,还得有诗歌和远方。我们也许是忘了,防疫物资不常有,但此刻这些诗歌更不常有!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些诗句委婉却不失浓烈,淡雅又不失真诚,如同...
对于大部人看剧就是消遣,剧归剧,现实归现实,两者不会混淆。但也保不准,在有的时候,有些人会把荧屏上的东西跟线下真实的情况混为一谈。
比如前几年有一部很火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国内某知名歌手看完这部电影后,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宣称此生不会再踏入日本半步。我们都知道隔壁这个国家在过去侵略战争中的罪行,也都知道中国人民在此过程中遭受的苦难,但根据一部虚构的电影就发出这样的言论,这位歌手显然是把剧情和历...
很多人,每天都会浏览最新的疫情通报。新增确诊人数,新增疑似人数,新增死亡人数和治愈出院人数。看着这些数字的起伏变化,人们谨慎讨论着疫情的可能发展和趋势。有人悲观,有人乐观。
然而,疫情数字只是一串冰冷的符号,它只传递了抽象的人的概念,却未传递任何具体的人情或人性。我们不关心这些人的姓名、年龄、职业和梦想,也不关心他们的父母、家人和朋友。从这些干瘪的数字中,我们看不见泪水,听不到哭泣,甚至...
李文亮医生去世了,全国人民都在纪念他。但我们应该怎样纪念?
许多主流媒体也在纪念,他们的答案是战胜疫情。这固然没错。可十七年前,我们也战胜了非典。这场疫情和十七年前的非典一样,最终一定会被战胜。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战胜疫情。其实,一次又一次的付出沉重的代价去战胜一场疫情,根本就构不成任何意义上的纪念。这并非任何荣耀,这只不过是人类的生存本能。因此,最好的纪念,并不是战胜这...
华为前员工李洪元因离职补偿被“251”一事,在昨天迎来一波舆论高峰。涉事相关各方,目前都已公开做出回应。站在各自的立场,他们的态度已然明了。下一步,李洪元应当回归法律程序,在法治轨道上继续讨要说法。
检察机关已经用不起诉决定书和国家赔偿决定书清晰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无需再在舆论场上公开发声。公安机关回应媒体称,正在了解相关情况。这是标准的官方措辞,没有释放任何信息,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纰漏。反正有检察...
网易之后,华为也摊上事了。不过与网易相比,华为的这件事要大很多很多。网易最多是涉嫌劳动违法或者对待员工不人道,而华为有关人员动用公权机关将前员工刑拘251天的行为,严重者可能会涉嫌刑事犯罪。
综合媒体报道,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李洪元在华为工作12年后,打算续签合同被华为拒绝。双方协商确定由华为给李洪元补发33万余元离职补偿,后华为通过私人账户向李转款30万余元。几个月后,李洪元又向法院起诉华为,索...
一纸法院传票,让满腹委屈的孙女士再度陷入焦虑之中。据媒体报道,家住河南省信阳市的孙女士,因为看到小区老人郭某撞伤一名男童后试图直接离去,遂上前进行了拦阻并与老人发生了争执。熟料老人不久后突然倒地死亡,死者家属一怒之下将孙女士告到法院,要求后者赔偿40余万元的损失。据悉,该案将于12月12日正式开庭审理。
老人去世,家属的心情可想而知。通过到法院起诉的方式进行维权,乃是人之常情,也是法治社会的常态。...
最近在安徽芜湖某县办理了一起刑事案件。公安机关仅仅以寻衅滋事罪一个罪对我的当事人进行立案和刑拘,但却到处张贴我的当事人涉黑涉恶的通告。明明警方仅以寻衅滋事罪和串通投标罪两个罪提请逮捕,且当时总共只对三个人提请逮捕,但对外的警情通报却声称破获了八个人的犯罪团伙并且一口气罗列了六大罪名。堂堂警方办案,也搞起了虚张声势和舆论审判。
更加恶劣的是,据我的当事人转述,当地办案警方竟然公开向上级法院发函...
这几天,涉嫌谋杀前男友的美国华裔富二代Tiffany Li(李)被判决无罪的消息再度成为世界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三年多前,李女士就因缴纳近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保释金而震惊全球。检察官称,她在与前男友分手后,因害怕失去两个女儿的监护权,与现男友一起策划了这场谋杀案。然而在经过长达12天的法庭审理后,陪审团裁决检方的谋杀罪指控不能成立。
感情劈腿且正在争夺两个女儿的抚养权,李女士有令人信服的作案动机。案发前,李...
按:2019年11月8日下午,本人接受了今日头条与《民主与法制时报》合作的《大律说》系列微访谈专访,以下为具体内容:
1.《民主与法制时报》:中国律师制度恢复之后已伴随改革开放步伐走过了四十年,您如何解读中国律师走过的这四十年不凡之路?
邓学平律师:中国律师制度恢复、发展的这四十年,也刚好是我们国家法治建设不断深入和推进的四十年。律师兴,则法治兴。律师是法治建设的一支生力军,社会上没有哪个职业比律师更...
据央视新闻消息,云南昆明李心草家属已经收到了警方的立案通知书。通知书显示,昆明市公安局对罗某乾强制猥亵、侮辱一案立案侦查,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对罗某乾等人过失致人死亡一案侦查。由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发出的鉴定意见通知书则显示,李心草的死亡原因为溺亡。短短几句话,包含了大量的案情信息。
盘龙分局以过失致人死亡罪立案,意味着警方认为李心草的死存在外部因素,与他人存在法律上的因果联系。不过,既然罪...
备受社会关注的山东莱芜“活埋男婴案”,有了最新进展。媒体从山东省民政厅获悉,男婴已由捡拾人周某移交给泰安市儿童福利院临时代养。在此之前,当地民政部门曾声称,会协商让男婴回到亲生父母身边。不过这个表态,旋即在网络上引发了强烈的担忧。 作为过渡,由福利院临时代养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虽然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并将主动到派出所投案的爷爷刑事拘留,但目前整个事件的详细内情仍然扑朔迷离、疑窦丛丛。特别是...
几年前在某地法院开庭,我的当事人当庭供述与侦查阶段的供述不完全一致。我建议法庭采信当事人的当庭供述,并举聂树斌案的例子说明被告人庭前供述很多都是不真实的。主审女法官立即打断我的发言,让我不要再提聂树斌案了,说那已经是遥远的过去,现在的司法环境不会再有聂树斌案了。然而这些年的办案经验告诉我,聂树斌案可能不会再有了,但因为虚假口供导致的冤假错案却远未根绝。
没人否认,这些年我国的司法环境总体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