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随着安倍时隔多年以后正式访华,中日关系开始回暖。中日签署规模2000亿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就是重要指针。

关于这一协议,有很多解读的方向和角度。比如充满斗争思维的胡锡进,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认为这是在拉日抗美。

还有人结合当前的中美贸易战,认为这是中日在合力对抗美元霸权,帮助中国突围贸易战。

的确,这些说法都没办法证伪。我们都不是决策者,并不知晓内情。不过,讨论中日货币互换协议是否都要以美国为基点,我表示怀疑。

中日每年都有巨额的双边贸易,通过美元结算需要面临多重的汇率波动风险,而且货币兑换成本也很高。

另外,中日人员往来日益密切频繁,互相都对对方的货币存在巨大的现实需求。

还有,中日本币互换客观上也会提升人民币和日元的国际地位和金融影响力。

也就是说,从中日两国自身利益出发,我们完全能找到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充分理由。因为这是一件对两国都互惠互利、利国利民的好事。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偏要从政治斗争的角度、从第三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呢?我们为何不能从两国人民需要的角度去看待此事呢?

政治是为人民服务的,不应该是少数人斗争的工具,国际政治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中日友好,并不一定要以日美或中美紧张为前提。同理,中日友好并不必然导致中美或日美关系紧张。

拉日抗美很可能是一些人的臆想。这种投机主义思维的致命伤在于,既看不到日美友好的结构性深层原因,又看不到市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巨大塑造能力。

人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邓小平的远见卓识远未过时。斗争哲学必须让位于市场驱动的合作需求。

我不否认,国际政治中常常存在各种利益博弈或合纵连横。但在根本和长远意义上,实现各国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才是政治家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话题:



0

推荐

邓学平

邓学平

210篇文章 16小时前更新

上海权典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政法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研究院研究员。先后被评为博客大巴“十大思想力博主”、正义网“年度影响力博主”、新浪网司法频道“年度十大优秀法律人”、智拾网“年度受欢迎导师”和腾讯新闻“法律影响力答主”。 曾经做过七年检察官,以国家公诉人身份先后办理过数百起诉讼案件,其中包括大量贪污贿赂、渎职侵权、合同诈骗、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案件。 怀抱法律理想和个人梦想成为律师后,代理了大量的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犯罪案件以及重大疑难的经济纠纷案件,赢得了众多客户的高度认同和信赖。是雷洋案律师团核心成员和“汤兰兰案”原审第一被告人申诉代理律师,具有丰富的刑辩经验和技巧。

文章